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吕勇

2022-08-19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7695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与病魔赛跑,为未来而战,他们用仁心医术为孩子的生命健康筑起 坚固防线。他们,就是小儿内科医生。

吕勇,中共党员,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儿科儿童危重症亚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急救学组组长,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30年,擅长儿童危重症、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曾主持省、厅级课题2项,参编《儿童机械通气》、《小儿手足口病诊治指南》,多次受邀在全国儿童危重症大会发言。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秉持这样的初心,从医三十年,吕勇坚守临床一线,践行医者担当,救治患儿无数,多次获得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赢得众多患儿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信赖、认可。

危重患儿的“守护神”:过硬实力筑牢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2021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因为爆发性心肌炎、病情危急,10岁的小楠(化名)从宿州当地医院被紧急转运至中国科大附一院。

“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各项生命体征都非常不稳定,我们紧急上了ECMO,并进行24小时监护。”那两天,吕勇就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区,密切关注着小楠的病情变化。困了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过度的疲劳也让他患上了重感冒。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细心照料下,小楠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后,家人也专门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有这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音”。

PICU患儿病情危重复杂,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对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专业救治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作为安徽省儿童危急重症诊疗救治中心,从医三十年,吕勇带领团队救治的孩子不计其数。2021年6月,一名刚出生6个月大的早产儿出现反复呼吸困难,从外院紧急转入中国科大附一院PICU,上呼吸机后,情况仍没有好转。家人痛苦万分,准备放弃,吕勇以临床经验判断,认为还有的救。“孩子的生命力很顽强,我们一起,再等等,再试试”,面对面的沟通,真诚的话语终于打动了家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救治、护理,孩子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出院时已经完全不需要吸氧。即将逝去的生命重新绽放,濒临破碎的家庭迎来新生。

 “在复旦读研究生时,我的专业方向是儿童重症医学。既然选择,再苦再难也是我毕生要去追求的事业”。PICU里,孩子生死攸关之际,家长心情焦虑、急躁、绝望是人之常情,在与患儿家长沟通时,吕勇总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安抚家长情绪,耐心解释病情,同时鼓励父母在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积极治疗,“都是为了孩子,都能相互理解”。

在家长眼中,吕勇既是医生,又如亲人。PICU治疗费用不菲,吕勇每年都会捐助经济困难的患儿家庭。2019年,一名患有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孩子从亳州转到PICU,需要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医疗费用高,家属经济困难,吕勇不仅帮助家属联系公益平台,同时发动科室医护积极捐款。孩子治愈出院时,爷爷在医院门口等了3个小时,只为当面向刚下班的吕勇表示感谢。

“改不掉”的习惯:一年两百多次查房 周日必到 

查房是临床医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医疗活动。“作为科室负责人,其实医、教、研、管理的各项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但吕主任每周四次查房,非常不容易。”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内科儿童重症监护室医生金珍珍说,她打心底佩服主任的这种坚持。每周四次,一年两百多次,周日必到,这已成为吕勇“改不掉”的习惯。

“不去看看孩子们的情况,不和家长们说说话,心里就不得劲!”在吕勇看来,查房是了解孩子病情进展、验证前期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的最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青年医生进行临床带教的绝佳机会。

 “耐心”“亲和”“医术精湛”......这是某互联网医疗平台上,患儿家长们对吕勇最集中的评价。行医三十年,吕勇始终把患儿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仅每周四次查房,每周也会至少有2-3个晚上在病房呆到10点左右,参与和指导危重患儿抢救。“对生病的孩子,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态”,作为科室负责人,吕勇用实际行动为年轻医生树立了榜样。

不同于成人,患儿病情往往来得急,进展得也快,一人得病,全家操心上火。在门诊,很多家长见到医生,首先就让直接吊水,认为这样见效快。可到吕勇这,就常常会碰“软钉子”——“不需要吊水”“可以再观察观察”,是吕勇最常挂在嘴边的。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史、病情进展和精神状态,做出一个基本判断。我们的诊断不能跟着家长走,但一定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在吕勇看来,疾病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仔细查体、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作出不吊水、不开药的治疗方案,并非消极应对,而是遵循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临床决策。“比如发烧,往往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身免疫力建立的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错失自我成长的机会,家长们有时候要学会等待。”

一定时间才能见效,也意味着需要承担可能的更大的风险。但吕勇说,他不怕,和家长解释沟通清楚后,很多家长也都表示理解,这也让他感到欣慰。

“请及时观察孩子情况,有问题就来找我”,铿锵简短的话语,就是吕勇对患儿健康的承诺,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建立在优秀的专业诊疗救治功底上。“诊断准确”“用药科学”......吕勇的口碑在家长中口口相传,一批“吕粉”也由此而来。

“二次创业”的初心 :孩子的健康,是我前进的动力 

在大量重症患儿特别是脑炎患儿的救治过程中,吕勇和团队随访发现,孩子的命是救回来了,但不少会因为癫痫、抽搐等症状再次入院。如何让这些孩子真正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吕勇带领团队开始了向儿童癫痫诊疗领域的“二次创业”。

作为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儿童癫痫病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的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病因复杂。在我国,儿童癫痫发病率是成人的10-15倍,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以及家庭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实,一旦确诊,儿童癫痫治愈的成功率很高。只要有规律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前些年,我省大部分癫痫患儿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科学的治疗,特别是很多农村的孩子。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这个情况后,吕勇带领团队在安徽率先开展儿童癫痫治疗和研究。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一有机会就参加各种培训、学术会议,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外院的专家虚心请教。在吕勇的带领下,医院儿童癫痫治疗水平取得巨大进展,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寻求治疗。有的孩子第一次来吕勇的门诊还是两三岁,就一直跟着吕勇治疗,直到他们重返校园,和其他孩子一样参加中考、高考……

为了尽快提升全省儿童癫痫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作为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的吕勇还不辞辛苦,定期前往全省各地开展培训授课,带动我省儿童癫痫规范化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让学生“发怵”的老师:“他不仅给家长信心,也给我们信心” 

吕勇对学生和下级医生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想进他的组,并不容易。

“PICU属综合性科室,病种杂,病情变化快,没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操作技能无法胜任”,在吕勇看来,PICU医生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数据,作出最快的诊断,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在给不能自主表达的患儿诊疗时,吕勇仔细检查、耐心询问,有时连孩子好几代家属的病史都不放过,这让一旁的学生深受教育。学生唐华兵说:“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病从来就不是突然有的,只是被我们突然发现的,问询非常重要。”

学生最“怵”和吕勇一起查房,因为他提的问题,答案在教科书里往往查不到。遇到疑难杂症,吕勇就会给学生们下“任务”,查病案,找资料,从多学科角度考虑问题。吕勇常说,PICU离不开多学科支持,不能局限于哪一科知识的学习,“希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病患的病史、病情,积累经验,快速成长。”学生们一边头疼,一边也在一次次的和老师的共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为了提高本亚专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吕勇坚持每2-3周业务讲座1次,让科室青年医生轮流主讲,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不足,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他还尽个人所能为学生和下级医生创造条件,每年安排参加全国性、省级的学术会议和各类培训。正如当年对他要求十分严格的研究生导师一样,他希望学生们也能掌握多学科知识,不断开阔视野,精进医术,形成儿童重症医学人才梯队,为更多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吕叔叔到吕伯伯,从青丝到两鬓花白,吕勇带领团队,始终把孩子的健康放在心里,孩子和家长也把他记挂在心间。每逢节假日,科室里总少不了前来感谢他的孩子和家长,吕勇也早就习惯了诊间、病房里这一阵阵的“热闹”。“行医的根本是爱你的病人”,从医三十年,孩子们的“守护神”吕勇一直践行着救死扶伤的承诺,诠释着守护生命的大爱。(方萍 方咏 桂思奇)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唐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