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舞古韵 灸火重燃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07-31 来源:供稿 浏览次数:14357

为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7月24日至26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组织近15名师生组成“针心实医”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安庆市岳西县,共画中医药传承“同心圆”,铺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在这场名为“三下乡”的青春之约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青春的笔触书写新时代青年奋进的华彩篇章。

拿起“理论武装”的扩音器,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

为上好社会实践的“第一堂课”,从红色历史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实践团深入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参观大别山烈士陵园。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团队成员列队肃立、鞠躬默哀,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深切缅怀革命英雄先烈。团委书记王浩宇带领全体人员重温入党誓词,在铿锵有力的誓词声中,他们誓言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敢于斗争、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鉴今,砥砺前行。在展馆中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仿佛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红色时光。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寻那“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红色记忆。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他们的故事未尽,总有人要走他们未竟之事业。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中医药青年学生拿起“理论武装”的扩音器,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健康振兴;汇聚智力优势,深挖地方特色,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这是青春的力量,也是青年的使命所在,未来所系。

执起“调查研究”的记录笔,当好乡村振兴的“调研员”

实践团跟随全国人大代表、副主任医师徐晓婵,深入岳西县中医院开展调查研究。在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与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深度对话与互动,全面剖析了基层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与瓶颈。此次调研,不仅让同学们对基层的困境与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持续关注。

实践团还实地探访了王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葡萄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共同见证了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及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成果,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速度。

广袤皖南大地上,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图景,实践团将执起“调查研究”的记录笔,继续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用真实的记录反映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用理性的分析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当好乡村振兴的“调研员”。

握紧“大医精诚”的银针手,当好乡村振兴的“卫生员”

紧盯民生关切,实践团努力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与特色,在“医”上想办法、办“针”事、解民忧。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最高海拔1200米,属于典型的深山区,村内506户人家两千多人,如今在家的只有七八百名老人和孩童,看病远、看病难成了他们的最大困境。实践团得知该村情况后,从县城驱车两小时赶赴梓树村组织了健康义诊、送药下乡的实践活动,将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发挥到实处。徐晓婵等青年医生及研究生党员现场坐诊,为村民们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咨询和指导,以及提供针灸、推拿、耳穴贴压、测血压等一系列基础健康服务,解决病痛、温暖民心,累计服务村民200余人次,并向村民分发了藿香正气水、板蓝根颗粒、蒙脱石散等药品,宣发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手册及中药香囊,让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和认同度。青年人从田野中来,到基层中去,共握“大医精诚”的银针手,同谱振兴新篇章,当好乡村振兴的“卫生员”。

穿上“实干担当”的红马甲,当好乡村振兴的“勤务员”

“志愿支教暖民心,杏芽启智育新苗。”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培养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爱好,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志愿者们在梓树村村委会开展了“传承中医经典,弘扬中华国粹,学做小小中医”活动,与小朋友们共同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活动中,实践队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介绍什么是中医,实践队员绘声绘色的讲解并带领孩子们做起了八段锦,让岐黄文化薪火相传。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将中药粉一勺勺装进香囊内。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闻着小小香囊里的药香,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中药的魅力,似乎也嗅到了中医药文化的悠长久远和博大精深。浓浓情谊藏香囊、缕缕药香育新人。制作中药香囊,教学八段锦,传承中医健身智慧,中医药知识趣味竞答,普及中医药文化;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保证留守儿童暑期安全。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健康服务、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为乡村带去了专业的健康关怀与实际的产业指导,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心灵成长注入温暖力量,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安徽针灸人的智慧与力量,展现中医药高等学府服务社会、助力地方发展的使命与担当。(朱敬伟/文  江小宜/图)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唐芳芳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供稿,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