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5432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合肥市青年路小学6月4日下午特开展青小思政组学术节暨包河区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三片教研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从活动展板参观、“同课异构”公开课、思政活动视频展示、学生讲红色故事、片区教师沙龙等版块进行方位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河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研员胡传妍校长,包河区三片的思政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展现了青小思政组及道法三片各学校别样的教研风采。
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学术节首先展示了“同课异构”的课程教学《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合肥市青年路小学的张婧倞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结合孩子们在研学时的农耕体验,以及阅读绘本《盘中餐》的感受,引导孩子们做插秧动作,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最后以小组设计标语的形式来发表课堂感受,孩子们感触颇深。谢岗小学的陈萌萌老师用图片猜谜的形式导入,通过小组模拟“插秧”活动,联系生活重温袁隆平的事迹,以及设计生活情景请孩子们设计标语,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情感得到了升华。
思政教育具有突出的生活性。除了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落实,还可以利用班队会进行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教育,还可以延伸到田间地头、博物馆、纪念馆、社区等等各处,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教育和成长。思政课之后,全体老师观看了青小思政活动视频:《“学党史颂党恩”主题班队会》红色引领,班班参加,人人都在其中;《清明祭英烈》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丰富的活动,多样的形式,将红色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思政教育还可以和学校各项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学术节第三项展示了学校文化艺术节中“学生讲红色故事”活动以及舞台剧《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表达了孩子们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对开创未来,建设祖国的决心。
思政教育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合肥市青年路小学的吴莉莉主任主持教师沙龙,引导大家探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和未来方向。特级教师胡召霞老师深入阐释了“第一粒扣子”的内涵,包括“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思政课程核心内容。青小新进教师胡雅洁联系实际,认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是人生的起跑线,也是底线。包外二小郑珠玉老师认为思政课堂中应该关注劳动教育的内容,并分享了包外二小开辟“梧桐小院”小田地的做法。卫岗小学孙洁老师分享卫岗“思政三百秒”活动,提出课堂补充和延伸的重要性。淝河小学王晓瑜认为思政是一项理念,是每位老师都可以去做的事情;建议结合大队部、广播站等进行红色精神的浸润与传播。卫岗小学张霞老师从德育的层面来把握思政课堂,同时,提出德育具有三个功能:适应功能、发展功能和超越功能,强调德育是追求幸福的途径。在分享与交流中,三片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包河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研员胡传妍同志点评发言,认为本次活动是“五好”活动。一是课上得好,两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生活性、活动性,让孩子们获益良多。其次讲得好,不仅孩子故事讲得好,沙龙分享中老师们也真诚地交流了对学科的思考及实践。三是演得好,孩子们表演精彩,家长热情参与,青小注重家庭教育、发挥家长作用的模式,是非常好的尝试。四是形式好,展板展出,上课评课,节目呈现,沙龙分享,不但展示了青小的精神风貌,还展现了全片的风采。五是组织好,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背后不断磨合的过程。活动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而行。今天的活动给大家了充分的启示,也为后面的教研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活动最后,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校长徐翠银同志总结发言,从三个方面对思政学术节进行了评价。第一,这是一个有价值导向的学术节。徐校长提出,这两节课在操作上从认识大米的种植过程到孩子们情感的激发,正是学校从主题中队会“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到六一各项活动开展的其中一个缩影,注重了过程性展示。第二,这是团队合力非常强的学术节。徐校长认为,老师专业的生命力在研究,研究需要团队,团队需要合力。磨课中有辛苦更有幸福。第三,这也是一场有品质的学术节。活动方式有品质,活动主题有品质。徐校长联系学校实际活动,提倡人人是思政教师,时时可以做思政活动,处处可以做巧妙连接。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党员寄语、家长参与班队会活动、各个教研组学术主题活动、班级布置等,都能使孩子们浸润在红色校园的氛围中。徐校长也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守好学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努力为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苗蕾蕾 史金元 蔡安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