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背后的大学问——庐阳实验小学

2021-05-19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9118

人民币是中华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人们的衣、食、住、行处处需要用到人民币。

近几年,随着手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用过钱币,缺乏认识人民币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认识人民币”主题系列活动。

课上课下认钱币,精心绘制手抄报 

课堂上孩子们利用学具币和老师一起了解人民币的发展、面值、背面图案等知识,通过看认一认,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下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学习用现金支付,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经过几天的学习,孩子们对人民币已经不再陌生了。利用自己所学,发挥想象,孩子们制作了一张张内容丰富,布局精美,色彩艳丽的手抄报 。

聆听专家课堂,普及货币知识

人民币到底有多大用处呢?为了解决孩子们心里的疑问,学校邀请了银行工作人员丰亚雷老师走进课堂,为小朋友们带来“我是小小银行家”少儿财商培养专题课程。丰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货币的世界,围绕着“钱从哪里来?”、“钱该怎么花?”两个主题对孩子们开展货币通识教育,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丰老师首先以短视频方式从以物易物、贝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出现向孩子们展示了货币的演变过程,初步启发孩子们对钱币的认识。接下来向孩子们介绍了人民币和九大外国货币的主要特征,通过纸币拼数字小游戏锻炼孩子们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组合能力。

通过提问孩子们“如何获得钱”和“有钱了该怎么花”启发孩子们对财富的思考,树立钱不是万能,有付出才有回报的正确金钱观和消费观。

最后通过实践小课堂让孩子们体验如何正确使用点钞机,寓教于乐中结束本次专题课程。

“小小商店”试营业,学以致用长本领

我们办个“小小商店”吧!5月13日,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学具币和喜爱的小零食,热热闹闹地开起了商店。棒棒糖一元钱一颗,旺旺雪饼5角一袋,奥利奥饼干4元5角一包……标注好价格,咱们开始买卖啦。“我想买一袋薯片,应付多少元?”,“一袋山楂条和一杯酸奶,10元钱够不够”,“我想买一盒饼干,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孩子们一边挑选好吃的食物,一边计算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忙的不亦乐乎。

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懂得与同伴分享。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通过本次主题系列活动,一年级的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老师们的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庐阳实小的老师们将继续专研教材,提升教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来 源: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 

撰 稿:王倩 

图 片王倩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许心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