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490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深度融合,曾经农村人渴望的城市生活正一步步走近农家,与此同时城市也正以围剿之势吞噬着乡村。
这不禁让我们发问:你有多久没听过鸡鸣犬吠?你有多久没看过爷爷、奶奶坐在老门槛前晒太阳的样子?你有多久没翻进屋边小菜园感受被泥土“脏”了鞋.......
今天,就让文旅君带您走近记忆中的村庄-----
荆塘河村位于巢湖市中庙街道的胜利村,是胜利村下辖人口最多的村民组,村庄距离巢湖直径不到一公里,是典型的临湖村落。
来过巢湖的人可能都知道巢湖姥山岛景区、山门李芝樱花海、花塘河湿地,甚至还有人知晓巢湖姥山岛景区有个最大的花田花海新船塘花海,波斯菊、硫华菊、百日草观赏 季节花草相映成趣好不美丽。
呐!我不说,您一定不知道,新船塘花海就位于荆塘河村新船塘东侧。
您眼里的荆塘河村可能是这样的
事实上,荆塘河村还有
朴素整洁的村容村貌
“儿时的窗,苍老的墙,是否偷换了方向。”走近荆塘河村你会发现村庄路面进行了硬化,每隔不远都会有路灯、垃圾桶,当然还有道路两旁、庭前屋后绿树红花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变废为宝的装饰。这都有赖于当地各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集中开展。一路走来,你会发现村庄很“净”,也很静。虽然紧邻景区,但村子里并没有热闹非凡的商业气息,也没有高楼大厦。如果你愿意看上一眼,裹着黄泥的石砖墙它就在那里,静静的感受湖边四季。倘若你不想做泛泛的景区观光客,不妨停下车子,用脚步丈量一下村庄。
欣赏一座祠堂,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祠堂,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跟着村里一位长者的脚步,怀着虔诚、敬畏之心走进缪氏宗祠。祠堂,共有三进四厢二十三间,青砖黑瓦建造,还配有徽派建筑标志性的马头墙。近年来出于对祠堂的保护,外墙已进行粉刷。当我询问起长者关于这座祠堂的历史,他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祠堂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历史,院内那棵南天竹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孩提时代曾在这里读书,祠堂又是学堂。”“当地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作为一个“闯入者”,我仿佛不小心扭动了某个按钮,重启了一段关于宗氏家族的历史,也更像回到了自己的“根”。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此刻的你如果正在他乡,不介意您偶游至此,听听爷爷们的故事,回味一下家族的历史。
荆塘河村缪氏宗祠
百年南天竹
初心不改的木制匠人
还没走到缪老家中就听见叮叮咚咚的忙活声,年近八十的缪老看上去还很年轻。毕竟做的是严谨的工,本以为人会有些严肃。事实上,缪老人很和蔼,讲起话来乐呵呵的。听缪老说原本做木工活纯粹是特殊时期生活所迫,不得不靠这门手艺维持生计。现如今年纪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需要农具的人也少了,曾经的谋生本领如今也变成了个人爱好。为了便于存放,一件件按原比例缩小的迷你版犁子、水车、风箱、石磨、木船便纷纷诞生。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上图有缪老题写的“如今初步现代化,不忘陪伴数千年。”时代在变,风物在变,而不变的是散落在乡间的匠心、初心。如果有幸,在村里走一走说不定您能听到木作之声。
都说“心若没有了方向,到哪都是流浪。”
走近荆塘河村,也许你会发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