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6017
![]() |
从一个沿合安路发展的小集镇,变成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合肥主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面积均增加15倍以上,这,就是肥西县上派镇。
五彩三岗
慢享生活,奔向乡村的“诗与远方”
穿越静谧的乡村公路,漫步合肥西南的田间地头追忆乡愁,行走在宣湾水库的廊桥上,感受美丽乡村的上派模式,穿梭在花世界里品鉴趣味盎然的城郊生活。
▴五彩三岗牌楼
地处江淮分水岭,岗上滴水贵如油,原本种庄稼都成问题的土地,却培育出安徽省乃至全国举重轻重的苗木花卉产业。作为肥西县乃至全市苗木花卉生产发源地的三岗花木城,在小苗培育、绿化苗培植等各类花木种植方面,已经实践出“自成体系”丰富技术与经验。置身其中,眼前氤氲的仿佛是旷远景象。120余亩一望无际的梅花林,既有着清香自远的品质,也有着乡野田园的野性和肆意生长的力量。
▴五彩三岗美丽村庄
“田园般的幸福生活”,这是三岗村村民曾经的梦想,如今美梦成真。三岗村内林木覆盖率超过80%,生态环境优美,四季花香,景色怡人,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和休闲胜地,境内有谢高塘水库、宣湾水库、童洼水库,水域面积1400余亩。徜徉在廊亭中,在波光粼粼的宣湾水面上,微浪轻怡,荡漾的是春的希望。
▴宣湾水库和谢高塘水库
距离合肥市中心约15公里的上派镇三岗村,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城区道路集贤路、汤口路穿境而过。只需二十分钟,“远方的寂静”让市民“唾手可得”。2020年,三岗村进一步加大对慢街、道路、驿站、公厕、游步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面貌焕然一新;在相关功能区域打造上,充分发挥企业、群众参与的创造性,掀起群众参与的热潮。全面开展村庄自然郢清理整治,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花开四季
“花”样扶贫,开出“脱贫花”
花姿俏丽的蝴蝶兰,娇嫩翠绿的君子兰,“鸿运当头”的红掌……。走进上派镇彭圩村的安徽省兰君园艺花卉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迷人的香气扑面而来。目光所及之处,一排排含苞待放的上万株幼苗,静静等待着生命的张力。
。
▴兰君园艺花卉大棚全景
2015年开始,在上派镇的支持下,彭圩村将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园艺花卉特色产业,建立兰君园艺花卉育种和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带动,推动贫困户学技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继而增收。80万株形态各异的蝴蝶兰在这里恣意生长,“基地现有花卉已经达到百余种,目前我们引进40多种蝴蝶兰的新品种,预计今年在培育技术上实现再突破。”兰君园艺负责人谢光坤告诉记者,每年,有200万株花卉盆栽从这里的温室仓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整齐的蝴蝶兰幼株
▴多彩的蝴蝶兰
这片绽放生活新希望的土壤上,花卉产业唤醒了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经过培训后能够转移就业。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兰君园艺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兰君花卉扶贫产业园,带动全镇161户贫困户参与公司生产经营。2017年,上派镇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分红项目方式,每户贫困户年均分红1200元。2018年,公司发放分红资金193200元。截至2020年,已发放扶贫分红资金57.96万元。
▴红掌大棚内开出了红色花海
2020年,兰君园艺将培育2家花卉生产企业,以促进组织更多农户进行花卉生产,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热情,促进脱贫的步伐稳健有力。彭圩村村民们,正在这条特色花卉园艺之路上,谱写新的“花”样人生。
▴工作人员在花卉大棚内忙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