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5990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在以井为名的地名中,常会使人感受到历史的脚步声。它们包含着许多珍贵的文化信息,是一座值得我们深入开挖发掘的富矿。
听听这些有千百年历史的“井”字地名的前世今生,感受真正的市井文化。
百花井 这里有座“公主井”
在合肥市的庐阳区,有个地方叫“百花井”。对于老合肥人来说,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这里,还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百花井位置在原市政府宿舍附近,南起寿春路,北转西至阜阳北路。现在那里有一个居民小区,名“百花井巷”。在庐州历史文化中,百花井和逍遥津、三孝口等一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
《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中云,百花井相传为五代吴王杨行密女儿百花公主府中的井,巷因井而得名。
杨行密,合肥人。相传他相貌奇伟、力举百斤,屡建战功,是唐朝末年叱咤风云的人物。
唐末因朝政腐败,国祚日衰,引发战乱,以致各地藩镇纷纷崛起,展开了互相兼并的混战,形成了全国大分裂的五代十国的局面,杨行密是当时吴国的国王。中和三年,杨行密被朝廷招抚,任庐州刺史,自练庐州军,不仅占了庐州全境,而且开始拓土扩张,纵横于江淮之间,其势力涵盖今江苏、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兵力之强,领域之广,成为十国之最。景福元年(892年)被任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成为唐朝的藩王。
杨行密被封为吴王之后,在合肥大蜀山建立了行宫。杨行密有一个女儿,名百花,自他当上吴王后,就把爱女百花从吴山集接到城内,并为她单独建造一座府第。在百花公主府第的院中,有一口深不见底的老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而且不论旱涝,终年水源不竭。百花公主年轻貌美、光彩照人,每天不但汲井水梳洗,而且她必以井水为镜,临井水梳妆打扮。
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卒,其棺椁由长子杨渥和百花公主护送回乡,葬于合肥城北吴山镇之南侧。吴王陵墓十分高伟, 其碑文曰:“唐吴王墓”。百花公主至爱至孝,建屋为父守墓,死后亦葬于吴王墓不远处。
据在百花井巷居住多年的老人们说,很早以前,古井已被厚厚的水泥盖子封死,在上面用青石圈起一个假设的井栏,外面又用砖块把井栏围了起来。到了1987年旧城改造时,就把这口古井填平了。从此,百花井名存实亡,在八方市廛、车水马龙的市中心,每天摩肩接踵的来往行人,口头上常会说到“百花井”,但很少有人知道“井”在何处了,倒是有一宾馆就取名百花宾馆。
听老一辈们说,关于百花井巷也有着这样一段回忆……
○百花井
据当地老人回忆,百花井巷外的寿春路曾被定名向阳路,后来又改名为柳陌巷,上世纪70 年代改造时改为寿春路。那时,百花井巷口有个向阳路粮站,旁边还有个卖自来水的商店,一桶水一分钱,大概50斤,家家户户都要在那里买水吃用……
“百花井的水煮出来的稀饭好吃”闻名于合肥,远远近近的居民都来百花井挑水回家煮稀饭。直到1987 年,随着旧城改造,百花井一带的平房都被拆除了,百花井终被填平掩埋在楼房之下。
现在,百花井已经不单指那口井了,很多老合肥人对这个百花传说很有记忆,所以很多建筑、门店等都想和百花沾个边。从公主府第,到寻常人家;从百花井水,到高楼大厦,时间的烙印在百花井巷内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百花井巷随着时代的变迁,积淀得淡定且安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