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一徽说”之五十一 | 三学并进育俊彦

2021-03-30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6560

南宋伊始,徽州世家大族自中原带入的“好文”文化,已经取代了“好武”的山越文化,成为徽文化的主流,加之新安理学兴起,好文之风浸润了徽州每一片土地。徽州子弟,无论家境贫富、长时业儒或业贾,少时必须接受同样的教育,一律从蒙学及小学开启。

人初来世间,虽有慧根善性,但天目被蒙蔽,睁开稚嫩的双眼,懵懵懂懂地看着这陌生世界,需经启智去蒙。故少年时代,经受的第一次教育,必为开蒙。蒙学教育大多在徽州的蒙馆或私塾中,以《三字经》、《菜根谭》、《百家姓》、《幼学琼林》等读物为主,郎朗的诵读声中,幼儿虽不知其意,却可凭此识字、书写、知伦理,顽劣之性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约束与修正。

及至再长,大约八岁至十五岁,多数徽州子弟需入学堂,开始正规的小学教育。“小学者,小子之学也”,小学注重于行为教育,教育儿童按孝、悌、忠、信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弱化行为背后的道理教育。故后世学者将小学教育归纳为“知其事”、“重其礼”、“守其正”,礼仪徽州自此养成。时至今日,心态恬淡、语气和缓、与人友善的特质,甚至成了徽州人标志性的符号,行走徽州,鲜有高声呵斥者,更甭论聚众斗殴之辈,徽人守一技一艺,笃一业一礼,生活节奏舒缓、从容淡定,加之文言参杂、软糯的徽州话,使人恍惚觉得,徽州似乎还处于上古之风中。

徽州的府学、县学,皆为官学,而遍布徽州的书院,多为私学,无论官学与书院皆为徽州大学教育场所。“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与小学教育不同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十五岁之后,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大学教育更注重于“明其理”。朱子有言:“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得学习者明晰义理,掌握修身治国之道,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自元恢复科考至明清,理学成为主流,朱熹撰写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了科考的必修读物,形成“科举必出学校”的定制,朱熹也被供奉于文庙大殿之中,配享天下读书人的参拜。

明清之际,徽州官学尤为发达,地方学宫得到了大规模的重修、扩建。据道光年间《徽州府志》载:自明洪武至清嘉庆年间,府学重修与扩建20次,休宁、歙县、婺源、祁门、黟县、绩溪等县学分别为45次、19次、47次、24次、19次、27次之多。书院为“尊儒重道、栖徒讲学之地”,相对于官学而言,书院的开放度更高、办学思想更为活跃、学术氛围更为浓烈,常有名家设坛授徒,乃至不同学派常把书院作为辩论之场所。宋元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徽州共有书院42所,而其时,全国共有书院682所,徽州约占6.16%,显然,处于全国各州的领先位置。明清时期,徽州共有书院93所,故康熙《徽州府志·凡例》有云:“新安书院较他郡为多”。

蒙学、小学、大学之三学,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犹如春雨润物一般,教化着徽州子弟。三学并进,使得徽人为官之途,大多廉洁自律、克己守道,“出为廉吏者什七”。徽商贾而好儒,取财有道、以利趋义,不忘回报乡梓。即使留在邑内的子弟,也能够安贫乐道、耕读传家,在青山绿水间,营造出一片和美的徽州来。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胡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