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液垫”上切下“肉疙瘩”|安徽省儿童医院完成省内首例儿童内镜黏膜切除术

2021-01-18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6062

1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顺利为饱受大便带血半年之苦的患儿天天(化名)实施了内镜黏膜切除术。这也是我省完成的首例儿童内镜黏膜切除术。

 

为何要为天天实施这项新技术?事情原由还得从元月2日的一次门诊谈起。当天,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里时,5岁的天天(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求诊。天天的妈妈介绍,天天已经饱受大便带血之苦将近半年。因为大便后没有疼痛、哭闹,家人也没在意,近日上学时老师发现天天大便后肛门口有个“肉疙瘩”,且时常喊疼。

“肉疙瘩”是什么?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张振强介绍,“肉疙瘩”是俗称,医学术语叫“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的一个隆起性的病变。肠息肉刚开始很小,会引起很痛苦的症状,但由于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医生对肠息肉是非常重视的。

张振强评估天天的病情后,决定为天天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息肉。该技术是在息肉的底部注入药物,在息肉底部形成“小液垫”,进而实施息肉切除。张振强介绍,注入药物形成液垫,防止切除时损伤肌层,导致穿孔,同时有止血作用。天天的息肉较大且蒂粗,肠镜下常规切除有一定风险,需使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该技术在儿童中的使用较少,在征得天天父母同意后,1月6日,张振强为天天实施了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息肉有30mm*33mm大小。天天术后恢复良好,于1月9日顺利出院。

“肉疙瘩”有什么表现呢?张振强介绍,患有肠息肉的患儿有的有症状,有的可能长期没有任何症状。出现症状时可能有血便,主要是肠息肉表面溃疡、糜烂造成的,其特点是出血量较少,并且间断性的附着在大便表面。

张振强说,“肉疙瘩”最常见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就是将其切除。但是因为其“长相”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别,切除的方法也不一样,其中难度比较大的就是直径在20mm以上的或扁平无蒂的息肉。而天天就属于其中之一——直径大于20mm。

 

谈谈此次为天天实施的新技术,张振强介绍,内镜粘膜切除术在成人中很常见,但在儿童中运用较少。因为儿童的肠壁较薄、并发症较多,但近些年,随着我院临床技术提的提升,已经突破了该项手术的技术瓶颈。此次手术的成功,证明该技术应用于大息肉或扁平息肉效果很好,同时兼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张振强呼吁,家长在发现患儿有便血症状时,要及时带患儿就诊,儿童出现便血症状可能不仅仅是肠息肉引起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便血,如肠套叠、肛门疾病及其他肠道疾病等,这些疾病对患儿造成伤害。家长要引起重视,以免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增加孩子的痛苦。(孙华中 刘标)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黄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