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6328
合肥热线讯 7月27日,巢湖最高水位为13.13米,依然处于历史极值。为什么今年巢湖水位会如此之高?合肥市正全力采取哪些举措做好巢湖防汛?后续防汛工作该如何开展……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27日下午,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作出详细解读。
多方原因造成巢湖水位突破历史极值
“今年巢湖洪水历史罕见,7月22日出现的13.43米最高水位更是百年一遇,主要由3大原因叠加造成。”朱青分析说,今年,梅雨滞留时间异常,降水面广量大,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6月10日入梅以来,梅雨天数已达47天,是常年梅雨期的一倍以上;同时,降雨覆盖范围广,雨区移动与河流走向高度重叠,东西南北中全流域都出现暴雨;此外,累积雨量大。截至7月27日16时,巢湖流域平均降雨量841毫米,已超常年梅雨量的240%(为常年的3.4倍),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与此同时,长江洪水与巢湖洪水遭遇,泄洪通道先后中断,形成了“关门淹”的被动局面。特别是牛屯河分洪道也无法下泄,这在以往历次大水中较为罕见,造成超额洪水囤积在巢湖与河道。
入梅以来,巢湖内部河湖洪水并涨,蓄洪空间不足,防洪抢险调度压力巨大。朱青解释说,凤凰井泵站与东大圩蓄洪区只能勉强应付西河洪水,难以为巢湖洪水减负。环巢湖圩口内人口众多、交通干线密布、影响面广,分洪时机受到降水不确定性研判、泄洪通道窗口期捕捉、环湖堤防风险评估等影响,安排极为困难。
多措并举打好巢湖“保卫战”
“当前,巢湖防汛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合肥市将保巢湖作为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会商研判、科学调度,全力处置汛情险情,正在尽最大努力把洪水影响降到最低。”朱青说。
据介绍,我市正积极主动采取上拦、下泄、边分、固堤四大举措,开展洪水调度和防汛工作。通过控制水库泄洪,充分利用龙河口、董铺、大房郢水库,在保证水库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巢湖蓄洪削峰。与此同时,精心调度巢湖闸、裕溪闸,保持裕溪河适度水位和维护对江合理落差,扩大和延长巢湖洪水入江的“窗口期”,争取更多巢湖洪水下泄入江。
“边分”即是主动启用万亩圩口蓄洪。“连日来,市委市政府顾全大局、科学决策,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主动启用十八联圩、滨湖联圩、蒋口河联圩、裴岗联圩等9个万亩大圩为巢湖分洪,有效缓解了巢湖高水位的压力。”朱青说。
此外,紧抓“固堤”工作。广大干部群众、人民子弟兵等各方同心协力,采取有效措施对堤防巡查、抢险,重点加固环巢湖大堤及成圈支流河堤,压实防风和防浪措施。“当前,巢湖从最高水位13.43米降到目前13.13米左右,我市采取的四项举措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充分表明当前全市防洪工作是有力有效有序的。”朱青说。
下阶段重点做好防风防浪
“我们也在从前一阶段的防汛工作积极总结经验,推动后续工作更加有效开展,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朱青表示,扩大对江泄洪通道和泵站排洪能力是破解“关门淹”被动局面、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关键之举,也是统筹水多、水少、水滞、水脏系统治理的关键环节,要确保把防洪主动权牢牢攥在手中。同时要压实巢湖大堤防风防浪预案,提前做好物资人员等方面准备工作。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蓄洪和分洪体系,形成蓄泄兼筹、攻守兼备的防洪工程布局。
“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巢湖防汛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与困难。”朱青说,长江洪水虽在缓慢回落,但是还是高水位运行,巢湖洪水虽然也在明显下降,但仍居高不下。特别是7月底、8月初可能会有大风、台风降临,或进一步加大防汛压力。所以,防风防浪是下阶段的防汛工作的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