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十日记——见证4名“美小护”化身战场“花木兰”!

2020-02-06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5546

1月27日,安徽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武汉,此行共187名医务人员。安医大四附院派出重症医学科4名护士,跟随大部队一起,踏上“抗疫”征程。

“抗疫”十日,害怕、从容、劳累、温暖、信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场上,她们逆行奔向战役最前线,她们与时间赛跑,她们身穿“战袍”坚守岗位。

关键词:害怕

害怕也要迎难而上

从集结到出发不到24小时,1月27日晚到武汉后,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沈杭有点恍惚。

作为安医大四附院援鄂抗疫小分队的队长,沈杭感到的肩膀上沉甸甸的。28日晚,她召集大家开了个会,告诉大家,做好防护是工作的前提,害怕也要迎难而上,既然来了就要把工作做好,不给医院丢脸!指定队员刘丁丁担任副组长,“万一我倒下了,她还可以接上。”

“说不害怕是假的,大家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恐惧。”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袁净说。

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应援的医务工作者,不是经常搭班工作的伙伴与团队,大家肯定在一些操作及工作方式上也各有差异,这使得安医大四附院主管护师李万荣感到很担心。

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伙伴,不熟悉的物品,不熟悉的工作流程,更多的危重病人,还有对病毒的恐惧、对高危风险操作的恐惧,大家的心理防线那时是崩溃的。

29日,四人分别被分配到金银潭医院四个ICU病区,该院护理部领导将他们一个个交到病区护士长手里,科室也分别对我们进行了严格规范的防护培训,从穿脫防护服到每一次节点的手消毒,事无巨细,让大家感觉些许的安心。

关键词:从容

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

毕竟她们都有过多年的重症护理经验,毕竟大家都是职责在身,“我短短一天里就适应了隔离病房的工作流程,大家在磨合里变得默契,”袁净说,第一天觉得找不到的物资第二天已经很熟悉摆放的位置,第一天觉得不适应的护理流程第二天已经如鱼得水,第一天不认识的工作伙伴第二天第三天相处下来,甚至约定想要下一套晚夜班一起上。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在所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发挥专长,在感染防控、病情观察、流程管理、病房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沈杭说,团队之间互帮互助,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培训,现在战友们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越战越勇。

“我清楚我的职责,看着大家繁忙的身影、疲惫的脸色,恍然觉得,济世救人才是这些人来这里最真实的理由,而我和这样的人站在同一战线,真能生出无限勇气。”李万荣说,“我所在的南六病区,有从各地赶来的支援者,战斗在一线的时间比我长,暴露风险比我大,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我很快也适应了紧张的工作节奏。”

关键词:劳累

一天下来累到走不动路

累,很累,非常累,下班双脚都抬不起来了,这是姑娘们的工作日常。

由于金银潭医院内重症患者集中,中心耗氧量大,老式的、笨重的氧气罐就成了必须的补充性用氧来源。对付一个高1.5米、重达百余斤的大罐子,体重90斤刚出头的袁净罩在层层叠叠的防护服下、卯足了全身的力气:“用推养气罐的架子,推到病房里,再把空的氧气罐给移过来,真的很重。因为一个房间有好几个病人,我们只有两个护士,如果全走的话病人就没人看,所以全是一个人来。一个班次下来6至8个氧气罐是不在话下的。”

在ICU,患者没有家人陪护,采血,吸痰,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处理执行医嘱,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碰到鼻饲营养液的病人,会拉稀,就要时不时的为他们换尿垫清理个人卫生,这些工作全部都需要由护士完成。

“有些清醒的病人会出现情绪烦躁,拔管、敲打床沿发出噪音。只能耐心的一次又一次劝说他们配合,一次又一次的把管子固定好,把面罩给他们扶好,一次又一次的整理床单位,给予他们最舒适的体位。”刘丁丁说。

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通常一个班次下来,衣服湿透、口干舌燥,“我们的护理组长是一个男同志,一天下来,也累到走不动路。”李万荣说。

关键词:温暖

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感动

当清晨的光破开无尽的黑暗撒在摇曳着的树叶上时,寒风已然没有那么刺骨,等候已久的温暖徐徐照拂着大家。

休息的宾馆不能开空调,姑娘们用矿泉水瓶装热水来取暖,得知消息后,安徽省卫健委领导第一时间送来热水袋;热心市民送来水果、零食、消毒液……

几天下来,她们已经和护理的患者熟稔起来。病区里紧张压抑的气氛也在慢慢改变,甚至有些许温暖、感动。

李万荣为一位大叔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防护严密,护目镜结了雾气,仅能模糊中看到血管。一丝的犹豫被大叔看到,大叔笑笑说,“姑娘,放心打,没关系的。”当然,由于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顺利打好了留置针,大叔直夸赞并竖起了大拇指。

 “沈杭,你要加油!”“丁丁,加油!”“谢谢你,袁净”“万荣,你最棒!”……经常有患者给大家加油鼓劲,心里暖暖的。

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着病毒的侵蚀,但是大家却丝毫不畏惧,因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感动。

关键词:信心

工作有了信心和意义

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CRRT治疗,还有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ECMO治疗。不管是重症的医生还是护士,看到患者病情哪怕是一丁点的好转,都会打心底里万分欣慰,特别是看到患者能从ICU安全的转出,真的感觉是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死死拽出来的!虽然在ICU工作有些年了,但在金银潭,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我护理的九个病人中,今天出院了四个!”2月3日,沈杭很开心,这就如同给患者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信心满满,病区所有的护士也都很开心,这是她到武汉支援以来最值得庆祝的一件事。

 “昨天快下班时,2个病人从我们这转回普通病房,走的时候对着我们竖大拇指,一直说“谢谢”,顿时感觉也不那么累了。”李万荣说,“这才使我们的工作有了动力,有了信心和意义。”

如同多数同行出征时的义无反顾一样,她们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前路凶险。在重症监护病房,透过厚厚的防护服,看到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和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苏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