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蜀山 品质为先

2021-06-30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5723

品质,是能治会治善治的蓬勃活力,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公信力“试金石”,也是成就城区形象和区位价值“软实力”。

五年来,蜀山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功能提“优”、管理从“细”、覆盖变“广”,把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和操心事一抓到底,对照民生实事清单一件接着一件办,不断提升百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绘就了一幅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新画卷。

民有呼我有应 真情为民办实事

“我腿脚不方便,就盼着乘坐电梯上下楼。”家住荷叶地街道浅水湾社区明珠创世纪花园2号楼1单元的林环对单元楼加装电梯充满期待,左邻右舍也纷纷理解支持。

民声入耳,民生落地。社居委主动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列入当年的民生实事工程,多方多次征询意愿诉求,力促这一民生项目达到最大共识。3月14日,明珠创世纪花园12个单元同时加装电梯,居民即将迎来“上上下下”的便利。

追溯至2016年,蜀山区在全省率先试点老楼加装电梯民生工程,按照试点摸索、逐步推开的步骤,在意见征询、报建审批、施工运营、维保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五年来,蜀山区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5部,位居全省之首。

春夏之交,杨絮漫天飞舞。蜀山区聚焦群众关注的“治絮难”,摸排杨树点位、统计数量,研究退出整治措施,对二环内外的杨树开展分类治理,累计整治杨树一万余株,部分路段更换栽植栾树、桂花、紫薇、树状月季等,主干道生机盎然,曾经“绕路走”,如今“绕路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蜀山区于小事中下功夫,于细微处解民忧,先后建成道路139条、261.4公里,整治城市拥堵点13个,完成一批夜景亮化和精品道路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6万个,完成105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120余万平方米,跻身省级文明城区……城区能级提档升级,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托起了居民的幸福感。

绿水青山带笑颜 开启幸福新画卷

“五一”小长假,石台路公园正式开放,曾经的高土坡成为约7万平方米的街头公园,设有互动音乐秋千、跳跳泉、人蛙互动、高空栈道等设施,市民慕名打卡,成为朋友圈中“网红”景点。

四季有花赏,月月有花香,四季花海公园的景致让居民流连忘返;留得住乡愁,农民有奔头,200平方公里乡村郊野公园让都市风情和乡土风韵共生共荣;保护大水缸,守护饮用水,全区284名河长守护着一池清水……一路向西一路景,蜀山地域文化和自然风貌相得益彰,居民向往的“慢生活”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

城市新颜值,生活高品质。蜀山把生态城区融入城区发展总体战略,以道路景观绿化带为主线,形成以生态休闲风光带为片区的城市绿色生态格局。五年来,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4.95%,建成5个精品公园、22个口袋游园、79处多彩花境、86个垂直绿化点位,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336.83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全市前列。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中央暨省环保督察、“三大一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销号。不断加强南淝河、十五里河联防联治,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全面落实“五控”任务,PM2.5、PM10连续五年“双下降”,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董铺水库水源地保护持续加强,域内4条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

配套优质公共服务 收获满满幸福

近年来,蜀山区以“换位思考”做决策、“第一人称”抓服务,以“放心不下”的尽责心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打好民生“组合拳”,办成一批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实事。

翻开蜀山区公共服务清单,公共健康、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等优质民生服务项目陆续落地见效,先后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城区”等称号。

“十三五”期间,九年制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比例超过70%,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1所,新增学位3万多个,招(选)聘教师1921名;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4.7万人,低保群体实现城乡统筹、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建成区全民健身中心;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医生签约居民24.5万人;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城市阅读空间15处,在公共空间建设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和体育功能……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公共服务供给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蜀山区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要求,打造“最现代”“最生态”“最具活力”的门户区、核心区,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广覆盖完善社会保障,高水平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平安蜀山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刘晓朦 朱琛琛 陈三虎 陈莹莹)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许心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