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 | 晨游千年古镇黄屯老街

2021-04-20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3535

 

春光无限,大家正想跃跃欲试出户外放纵一把,感谢合肥的小路,她回乡做清明给了我们一个相聚的机会。

 

清晨,三辆小车在县政府前集中,然后向城东疾驰。目标黄屯。

黄屯在庐城的东边,我从未在此逗留过,只是有几次路过那里。在我的印象中,她有无边的竹海,她有富饶的矿山,最近听说那里还有一个号称“小九寨”的地方,只因为那里有一泓象九寨沟那样碧蓝的水。可是,最让我心仪的还是很多次出现在庐江文人笔下的黄屯老街。感觉她应该是一个在黄昏里里等着我的老人。

家有老是个宝,我们需要历史,因为它是我们的根脉所在。我所见的安徽老街并不多,远的有黄山屯溪老街,近的有舒城晓天和三河古镇的老街,所有的老街都一样的宁静而又苍桑,让人思绪恍惚。至于家门口的黄屯老街我却一直无缘谋面。

据说这是一条很老很老的街,自东汉就有,大概有一千多年历史,真正形成有规模的街面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事,距今有一二百年。老街从前是个水陆码头,曾繁华一时,如今沧海桑田,早已破败凋零。不过,从斑驳陆离的白墙青瓦马头墙和雕梁画栋木结构楼房依然可以读出从前的繁华。

老街人的生活平静恬淡从容不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不偏不倚,与自然相依偎共呼吸。

早晨,一壶酽茶二两烧酒,就着大饼、大饺和磁糕,三两老友闲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张个山前李个山后,一上午就悠哉悠哉地过去了。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很有出息,但他们情愿在老街过着闲淡而安静的日子,他们眼里只有一日三餐街长里短,名与利早被他们当下酒的大饼和大饺吃掉了。

老街不长,也不宽,两边尽是各种店铺。有铁匠铺、竹器铺、早点铺、理发店,还有带有现代色彩的服装店和小卖铺,守店铺的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一些留守妇女。

仿佛有谁在前方呼唤,恍惚间我端着个相机,一家家老店探幽,一直向老街深处走去。街的尽头,一面残垣断壁孤独地立着。若不是几根电线在提醒着,还真以为到了另一个时空。

我喜欢古旧的东西,哪怕它是破的。残破的粉墙青瓦马头墙,曲折蜿蜒的石板小路,被雨打风吹浸蚀得木筋暴露的门,半掩半闭挂着残旧窗纱的窗,都让我如痴如呆魂不守身。不知怎么回事,在它们面前我总会灵魂瞬间脱壳,顺着某个元素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亦或上上个世纪。

自己仿佛一下变成了手执纨扇倚门翘望的少妇,或者是变幻成手绕罗帕淡眉轻颦的少女,凭一声轻悠的长叹划过渺茫的时空。

昔日的安宁与温馨仿佛被一只大手被粗暴地翻过。那一湾秀水,那河畔浣衣的妇人,那河畔拉小网的渔人,那渔船上缩着脖子的渔鹰已成记忆中的故事。

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这一页一页,浸着历史的风云浸着爱恨情仇,它牵着筋连着骨,如何能轻易翻过?重建的街面不知能不知重现往日的绮丽与氤氲。但愿它是一脉相承的续写。

历史是岁月的沉淀,它不可轻易简单复制,象庐城的奎星楼,重建后的钢筋混凝土让人不忍再登,心底留下永难磨灭的隐痛。

在利益的驱动下,建设和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车轮。不错,虽然小城里已没有了青山绿水,小城之外还可见菜花儿黄麦苗儿香,依然可以满足我们寻春的欲望。但是,就象古楼兰的绿洲最终被沙漠吞没一样,那最后一抹颜色最终也会被灰色的钢筋混凝土所覆盖。

明是踏青的日子,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不知我们的后代在这一天站一片灰色钢筋混凝土之上,会给我们送上怎样的悼念与哀思。

一些不知名的藤蔓,铺在老街的墙头,错落有致,疏密相间。一枝瓦松亭亭玉立其间,它们见证了老街的百年沧桑,不知它们明天还会看到怎样的风云变幻。

一阵微风吹过,送来朋友们远方的呼唤,抬眼望去,桃红柳绿,菜花儿金黄,那一畦畦依山而栽的油菜花,象在天地之间书写一行行情诗,那是些怎样的诗句呢?且收回远走的灵魂,我们该开始下一段旅程了。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胡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