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一徽说”之五十二——不绝书香举子业

2021-04-09 来源:合肥热线 浏览次数:4860

合肥热线讯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自隋代开始,至宋代逐渐趋于完善。宋代科举分为常科、制科及武科三科,其中,尤以常科的进士科最受重视,因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进士科又被称为宰相科。

明代,科举进入鼎盛时期。读书人要想参加科举考试,除监生以外,必须通过州、府、县学组织的童试,取得生员资格(通称秀才)。明代的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举人是取得士族资格的最起码要求;会试考中者,称为贡生;殿试通过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元、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每科三甲高中者约300人左右。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名列翰林院庶吉士。只有庶吉士出身的士人才能在官场有较为顺畅的升迁,以至于至明英宗之后,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明代的科举制度,被后来建立的清代基本传承。

宋代,徽州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因徽州大族大多源自中原名门望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徽州读书人的共同愿望,科举队伍的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史料记载,南宋初年,整个徽州,每次应试乡贡者“勿虑二千人云”,休宁县,应试乡贡者“常过八百人”。宋代徽州中进士人数具体数量,荷兰汉学家宋汉理及日本学者斯波义信,根据《徽州府志》等资料,曾经做过具体统计,分别是620人、624人。

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为徽州的教育及科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徽州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科举的繁盛。

据文献记载,明代录取文进士24866人、清代26815人,而徽州地区的明清文进士数量分别为452人、684人,分别占全国人数比例的1.82%、2.55%。其中,层次最高的为殿试一甲第一名,即状元。至清科举终结,中国历史上共有状元112名,而徽州本籍及寄籍徽州子弟考中的状元即有19名,比去除寄籍的苏州府还要多一名。

明清徽州科考,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其一,徽州府内各县分布不均匀,府城所在地歙县,进士人数几乎占到徽州的一半。除府城以外,休宁、婺源人数占比也相对较大。其二,进士人数与该区域的徽商发育程度关联最大。歙县、婺源、休宁三县考中进士人数占徽州府80-90%之间,主要与三县的商业发育较早、商人实力雄厚直接相关。其三,进士集中于几个大姓。据《徽州府志·选举志》记载,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至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考中 的956名进士名录中,汪、程、吴、胡、方、王、江、戴、黄、洪等十大姓氏有686名,占72%。

科举考试,乡试第一者,名为“解元”;会试夺魁者,名曰“会元”;殿试摘桂者,即是“状元”。一科三考,皆傲世天下读书人,为“连中三元”。如今,漫步徽州古村,可以见到人家汲水的井台,三个圆形的洞口串联在一起,美其名曰“三元井”。弟子们每日食用“三元”之水,寓意日后连科高中三元,名扬天下。颇为遗憾的是,科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文科进士“连中三元”者十四人,徽州读书人皆与此无缘。


合肥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胡海云